2013年9月,一个埋藏千年的秘密在陕西咸阳被揭开,上官婉儿的墓葬被考古学家们发现。
这位唐朝的传奇女性,曾被誉为“巾帼宰相”,她的墓葬揭示了她辉煌而复杂的一生。
她是如何从一个沦为官奴的少女,成长为武则天的得力助手,又在权力的旋涡中与多个男人纠缠不清?
2013年其墓葬被发现,揭开历史真相,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从官奴到巾帼宰相,她是怎么做到的?上官婉儿,字昭容,出生于唐高宗时期的一个名门望族。
她的祖父上官仪是唐朝初期的著名宰相。
只是在唐高宗的盛世中,宰相上官仪因一纸诏书触怒了权力的顶峰——武则天。
这场政治风波不仅令上官仪与上官庭芝一命呜呼,更使得刚出生的上官婉儿及其母亲郑氏遭到无情的配没,被贬为掖廷之奴。
展开剩余88%掖廷,皇宫深处的一隅,这里汇聚了无数因各种原因失宠或被贬的女性,生活在这里意味着无尽的辛酸与屈辱。
上官婉儿在母亲郑氏的精心培养下,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之中。
她的童年,与世隔绝,却因母亲的教导而与众不同。郑氏自幼受过良好教育,深知知识的重要性,她将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女儿,希望她能通过学问改变命运。
上官婉儿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,不仅熟读经典,更能吟诗作对,其聪明才智日渐显露。
仪凤二年,上官婉儿年仅十四岁。
她的名声悄然在宫中传开,最终触动了武则天的好奇心。
武则天,对才华的渴望远超常人。
于是,在一个晴朗的日子,武则天下令将这位少女召至御前,决定亲自考较她的才华。
在金碧辉煌的御室内,紧张而肃穆的气氛中,武则天对上官婉儿提出了挑战。
她出了一个极为复杂的题目,意在考验上官婉儿的智慧与文采。
上官婉儿站在武则天面前,深吸一口气,然后笔走龙蛇,短短时间内便草就了一篇文章。
她的文字流畅华丽,词藻精致,展现了非凡的才思与深厚的文学功底。
武则天接过文章,眼中露出惊讶与欣赏的光芒。
她读着读着,眉宇间逐渐展开,脸上的表情从严肃转为欣悦。
文中不仅透露出上官婉儿的才华,更显露出她对时政的敏锐理解和深刻洞察。
武则天被这位年轻女子的才能深深打动,她当即决定,不仅赦免上官婉儿的奴婢身份,还要让她掌管宫中重要的诏命。
从此,上官婉儿的命运彻底改写。她从一名掖廷奴婢变成了皇宫中的要员,负责审查和草拟诏书。
她的智慧与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认可,她的生活也因此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。
后来,她在朝廷中迅速崛起,被称为“巾帼宰相”,显示出卓越的政治才能。
权力与情感纠葛上官婉儿在武则天身边多年,凭借出色的才华和工作能力,逐渐获得了极高的地位。
然而,她的情感生活却异常复杂,尤其是与张昌宗之间的纠葛,更是充满了戏剧性。
张昌宗是武则天的男宠,年轻英俊,风流倜傥。
一次,上官婉儿和武则天、张宗昌一块吃饭,当时上官婉儿就因为多看了张宗昌一眼,武则天大怒,将上官婉儿打入大佬,并且赐黥刑,也就是在她的额头上留疤。
然而,这次惩罚并未摧毁上官婉儿的意志。她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,重新赢得了武则天的信任,继续在朝廷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至于上官婉儿和张宗昌之间有私情是真是假,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,不过坊间传闻有鼻子有眼的,很多野史都说他俩有私情。
随着武则天的去世,上官婉儿并未失去政治舞台。
她继续在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身边担任要职,甚至,李显还封上官婉儿为昭容。
昭容不用多解释,这是古代妃嫔等级之一。
不仅如此,李显更赋予她一个前所未有的责任——专掌制命,即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。
这一职责非同小可,诏令在古代中国是皇帝意志的直接表达,掌握了诏令的起草,便等同于掌握了通向皇权的钥匙。
诏令的内容涵盖了国家的各个方面,从征战安邦到民间疾苦,从朝廷任免到地方政策,每一纸诏书都可能改变无数人的命运。
在这个过程中,她与多名权贵有染,包括武三思。
武三思原本就是上官婉儿推荐给韦皇后的。
原本上官婉儿和武三思都是武则天的人,武则天去世之后,他们二人“报团取暖”,得到了韦皇后的信任和重用,甚至上官婉儿在起草的诏书中还捧武家,抑制皇家。
她的政治手腕和个人魅力,使她在朝廷中游刃有余,然而,这也为她埋下了致命的隐患。
景龙元年,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,政变中,武三思被杀,上官婉儿险些丧命。
她逃到李显和韦皇后面前求救,最终平息了这场政变。然而,这场政变也暴露了她在朝廷中的处境,她的敌人越来越多,形势愈加凶险。
风云变幻的后续发展景龙四年,唐中宗李显突然驾崩,韦皇后掌握大权,试图效仿武则天,成为又一个女皇帝。然而,她的野心和举动引起了朝廷中许多人的不满,特别是临淄王李隆基。
李隆基意识到,如果不采取行动,韦皇后将彻底掌控朝政,他的未来将岌岌可危。
在这个紧要关头,李隆基果断发动政变,推翻了韦皇后的统治。
在这场政变中,上官婉儿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。
她曾试图迎合李隆基,希望保全自己和家族的安全。
然而,李隆基显然不信任她,认为她是韦皇后的一员,必须清除。最终,上官婉儿被斩杀,结束了她充满戏剧性的一生。
上官婉儿死后,她被葬在咸阳县。
然而,她的墓葬并未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。
考古学家在2013年发现她的墓葬时,震惊地发现墓葬遭到了严重破坏,陪葬品稀少,甚至连棺椁和遗骨都不见了。
专家们推测,这可能是出于某种惩戒性质的官方毁墓,甚至可能是唐玄宗李隆基下令所为。这种对待上官婉儿墓葬的方式,似乎是在宣示对她一生所为的不满和否定。
不过,在上官婉儿的墓志铭中,专家还发现了上官婉儿的另一个身份——才人。
“才人”也是古代妃嫔的等级之一。武则天早年就是唐太宗的才人,那上官婉儿的这个才人的身份有事怎么回事呢?
原来,这个才人,是李治在上官婉儿13岁封的,后来李显登基后,又封42岁的上官婉儿为昭容,在此期间,上官婉儿又和张宗昌、武三思等人不清不楚,最终在李显去世之后,又被刺韦皇后,帮助太平公主和李隆基,灭了韦皇后……
这样细想下来,上官婉儿的手段,着实妃一般女子能比。
结尾上官婉儿的一生充满了权力斗争和复杂的情感纠葛。
她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名字,但她的生活也充满了悲剧色彩。
她从一个沦为官奴的少女,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,成为武则天的得力助手和朝廷的中流砥柱。
然而,她的情感生活和权力斗争中的复杂关系,使她的人生充满了戏剧性和危险。
上官婉儿的故事提醒我们,权力和欲望的纠葛常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结局。
她的一生虽然辉煌,但也伴随着无尽的挣扎和悲剧。她的墓葬被发现,揭开了她一生的秘密,然而,历史的尘埃却无法掩盖她那辉煌而悲情的一生。
参考资料:《旧唐书》
发布于:山东省专业股票配资资讯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